又是一年的金秋出游季节,夏天的余温一点点离我们远去吗,想必大家的出游之心又立刻荡漾了起来。中秋节加上“十一”黄金周(有好事者算出,如果再请上几天年假,足足可以浪里个浪上21天!!)不过考虑到每年十一假期各景区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的“壮观”,建议大家还是选一处风景奇美,人烟稀少的地方去思考下人生,毕竟,旅行也是一种修行嘛。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小编为大家带来国内秋季旅游冷门地
墨脱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我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也是西藏东南部最偏远的一个县,居民以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为主,交通的闭塞使这里的少数居民保持着最为传统的生活习惯。在藏传佛教经典中墨脱被称作“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据说全域地形极象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卧图,因此有说法称这里是金刚亥姆多吉帕姆用自己的身躯幻化而成,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墨脱县境内有海拔七千多米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这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雅鲁藏布江在两座山峰的夹峙中咆哮而出,在崇山峻岭间劈开一道深达5000多米的深壑,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险峻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都是极为壮美的景观。
国内秋季旅游冷门地:拉萨河谷
传承高原古文明的腹心之地秋季旅游去哪里?拉萨河谷就不错。拉萨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从米拉雪山发源,在南萨河南郊汇入雅鲁藏布江,河谷长约500公里,散布着很多藏族村庄,是西藏最富庶繁荣的农耕地带。柳梧大型古墓群在拉萨河谷的发现,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藏族先民聚居生活且拥有发达农耕文化的重要区域,这次考古发现还可以证明平坦、富饶的拉萨河谷是传承高原古文明的腹心之地。探寻高原的古文明,体验原汁原味的藏民生活,想想就很赞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有一条伸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绿色长廊”,名为“达里雅布依”,维语里是“大河沿”的意思,是于田人对克里雅河下游两岸的统称。达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的河水渗入沙漠后再露出所形成的一片沙漠中的绿洲,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一大自然奇观,被许多地质专家誉为大漠深处的“桃花源”。散居在克里雅河下游沿河两岸的克里雅人是沙漠腹地最神秘的居民,19世纪末,瑞典籍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他的《亚洲腹地旅行记》中说:“树林中的老居民是真正的隐者,连中国皇帝管理着新疆都不知道。”直到1980年代初,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寻找石油的勘探队发现他们时,还以为遇到了野人,一时间谣言遍起。随后的考察证实这不过是历史的误会。1989年,于田县政府在此设“达里雅布依乡”,乡政府驻地铁里木。这些说维吾尔语、信仰伊斯兰教的克里雅人的面目也逐渐清晰。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北部的克什克腾地质公园坐落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和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1996年被列为旗级地质公园,1998年被列为市级地质公园,2000年被列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为世界地质公园。园区内拥有冰川遗迹、火山、峡谷、河流、湖泊、沙漠、湿地、温泉、典型矿床等十几种地质地貌,在国内外具有独特性、稀有性、典型性、优美性、自然性和完整性,是探索内蒙古高原隆升和中国北方环境演化的一部地学知识的百科全书和自然博物馆,具有典型的地学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是北方生态旅游胜地。
措池村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这里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通天河源野生动物核心保护区,是距青海第二大城市格尔木最近的一个藏族社区,而整个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有地球“第三极”的称号,南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这里,所以又称“生命源”。这里的原住民是拥有游牧文化传统的藏族牧民。自古以来,他们以自己的生态文化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乡土知识在这片高原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措池除能获得传统的畜牧方生活体验外,还能观赏到广袤的草原,壮美的通天河烟瘴挂峡谷,以及岩石山脉和冰川等自然奇景。
国内秋季旅游冷门地:循化这里四面群山护卫,黄河流贯其中,川道平坦,森林茂密,素有“高原江南”的美誉,平均海拔2300米,自古便是“蔽障河兰牵制鄯廓”的西陲要地。由于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的特殊地带,其复杂的地形形成了优越的小气候,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并具有过渡性特征,游客在青海高原就可以观赏到丰富的植被,孟达自然保护区内一处绿色植被环绕的天池令人心醉。作为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区域,体验这里独特的民族风俗则是旅行者的又一大乐趣。
在大兴安岭的呼伦贝尔最北部的根河市满归镇以北约17公里处,有一处以狩猎和放养驯鹿为主的小镇,名为敖鲁古雅镇,1973年,为扶持鄂温克族“驯鹿猎人”,特别建造了鄂温克族的定居地,有几十户人家,200多人口。鄂温克族人的驯鹿猎民点通常散落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位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交界的地方,只是地点极为偏僻,根本没有地名。鄂温克人世代驯养驯鹿,在他们的带领下,游客能观赏到独具特色的驯鹿人生活。
位于宁夏西吉县苏堡乡的震湖又名“党家岔大堰”,是黄土高原少有的融水光山色为一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犹如一面银镜嵌在西吉境内,是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山体滑坡堆集形成的堰塞湖群中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第二大地震堰塞湖,平均水深6米,最大水深11.5米,蓄水量1120万立方米。湖内生长着鲢、鲤、草鱼等近10种鱼类,其中还有至今科学界也无法解释的彩色鲫鱼。流传一时的“水怪”传说也让这里显得格外神秘。2003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为自治区级湿地保护区,2006年9月被国家地震局设立并命名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是地质学家眼中的“地质博物馆”。
国内秋季旅游冷门地:酒泉瓜州